您现在的位置: 紫河车 > 紫河车食疗 > 正文 > 正文

以人入药的尸疗法,曾经为何能风靡全世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4/23 12:22:31

所谓“尸疗法”,便是将人尸体入药,号称能治愈各种病症的治疗手段。

在医学技术落后的古代,崇尚“以形补形”的医疗观念之下,便孕育出了这种令人不寒而栗的特殊“疗法”。

“闷香”

最早记录人肉入药的是南北朝时期的一本笔记小说《异苑》,书中记载:

西汉学者京房的坟墓在东晋时被众人盗掘,打开棺椁后发现,遗体依旧完好。

军中士兵听闻“僵尸人肉堪为药”,于是一哄而上“军士分割之”。

这种僵尸肉在当时被称为“闷香”。

“蜜人”

在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中,也有为了特意制作这种“尸肉”的方式。

村中有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因其自愿献身济众,死后,人们将他的棺材放在石椁中,并用蜜浸满整个棺材,并在棺材上刻上下葬日期。

百年后,族人们将棺材启封,此时的尸体已然变成了药材——“蜜人”,并声称这种“蜜人”能生筋复骨“凡人损折肢体,食少许,立愈”。

“人魄”

不过,对于以人为药引得记录,最全面的还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书中甚至特意设立了“人部”一卷。

在“人部”中,详细介绍了人体各个部分的药效,味道,甚至还有口感,比如人中黄、人胞、秋石。

其中最令人不寒而栗的是有“人魄”一物:

“此是缢死人,其下有物如麸炭,即时掘取便得,稍迟则深入矣。不掘则必有再缢之祸。盖人受阴阳二气,合成形体。魂魄聚则生,散则死。死则魂升于天,魄降于地。魄属阴,其精沉沦入地,化为此物;亦犹星陨为石,虎死目光坠地化为白石,人血入地为磷为碧之意也。”

即上吊死之人,脚下会有如麸炭一样的东西,服用者可以“镇心,安神魄,定惊怖颠狂”。

“人血馒头”

即使是到了近代,也有如鲁迅先生《药》中写到的“人血馒头”一说。

“人血馒头”,顾名思义,就是用人血浸泡的馒头,在民间传说可以治疗肺痨(肺结核)。

这并不仅仅是空穴来风,这出自于唐朝陈藏器所编写的《本草拾遗》一书。

清朝袁枚的《子不语》中也同样记下了相似的传说,“还我血”篇记载:“杨竟负约,又记人血蘸馒头可医瘵疾,遂如法取血。”

“尸疗”

西方更是有着大量人血、人肉的“尸疗”记载。

早在公元前两百多人,罗马人便会喝下战死的脚斗士鲜血,以期待获得这种年强力壮男人的生命力。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将木乃伊入药。

当时的一位医师帕拉塞尔苏斯认为,木乃伊是人体精气的提炼物,这种精华是可以治疗百病的,即使这在生物学上并没有任何理论基础。

偏偏是这样不符合逻辑的言论,却被当时的社会趋之若鹜,而且被宫廷采纳为官方治疗手段。

皇家医生安布鲁瓦兹·帕雷发表论点“治疗瘀伤时,木乃伊是所有医生的首选和必选之药”。

死而不僵

这种原始治疗手段在往后的时代里也一直被反复“招魂”。

年,有人将年轻妇女的头骨与糖浆混合,以期待能治疗自己女儿的癫痫症,当然,犯人最后声称这并没有效果。

年,当时社会出现了一种人体脂肪做成的蜡烛,声称有致幻的作用。

年初,德国药品目录之上赫然出现了“木乃伊”一词,在当时的绞刑现场,还出现过有人在一旁试图饮血的案例。

好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种残忍的心理安慰式治疗手段已经彻底消失在现代社会上。

而类似于“紫河车”这类“人组织生物制剂”依旧被广泛适用于现代医学之中。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zihechea.com/zhcsl/177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紫河车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