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紫河车 > 紫河车功效 > 正文 > 正文

在读红楼上,说不准你就是个刘姥姥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7/9 13:18:27
中科白癜风公认好口碑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8/5940536.html

知乎上有一个帖子:

王夫人为什么不喜欢林黛玉?

有一位叫“叶子”的网友的回答:你妈是有多喜欢你姑家的小孩?

问题是,问题下还有一排小黑字:“请引一下原文,有没有什么能看出来的地方呢?”

于是小编回顾了一下原文:

红楼梦

茶未吃了,只见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走来笑说道:“太太说,请林姑娘到那边坐罢。”老嬷嬷听了,于是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

——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关于这段原文,有人给出的说法是:林姑娘啊,您可悠着点啊!您二舅母正暗戳戳给您使绊子呢!

套用咱们鲁迅大大的话,贾大人的位儿,坐得的么?

这一坐,可不得给整座贾府给笑了去?

那么,王夫人把林黛玉往贾政的座位上让,当真是居心不良,心怀恶意吗?甚至像某些吃瓜群众讨论的那样——宿怨(贾敏之因)所致?

在以意逆志之前,我们先知人论世一下,谈一谈《红楼梦》所诞生的时代,以免读出“庄农进京”的笑话。

近闻一俗笑语云:一庄农人进京回家,众人问:“你进京去可见些个世面否?”

庄人曰:“连皇帝老爷都见了。”众罕然问:“皇帝如何景况?”庄人曰:“皇帝左手拿一金元宝,右手拿一银元宝,马上稍着一口袋人参,行动人参不离口。一时要屙屎了,连擦屁股都用的是鹅黄缎子,所以京中掏茅厕的人都富贵无比。”试思凡稗官写富贵字眼者,悉皆庄农进京之一流也。盖此时彼实未身经目睹,所言皆在情理之外焉。又如人嘲作诗者亦往往爱说富丽话,故有“胫骨变成金玳瑁,眼睛嵌作碧璃琉”之诮。

这段话告诉咱,只有真正“身经目睹”的局中人,才能了解并切合公侯富贵之家的“情理”,而这种“情理”,一则体现在日常器物上,一则体现在“礼法”、“规矩”上。

清代贵族世家的回眸与定格

器物

古来富贵公侯之家所用器物大半持久以至半旧,如第三回写贾政王夫人房中,所摆设的都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半旧的弹墨椅袱”,宝玉则“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第八回写宝钗房中“吊着半旧的红紳软帘”,身上穿的棉袄棉裙也是“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

同样地,第四十回写黛玉房中“窗上纱的颜色旧了”,第四十五回写宝玉“脱了蓑衣,里面只穿半旧红绫短袄”,第五十回于雪下咏诗时,“袭人也遣人送了半旧的狐腋褂来”;而第五十一回平儿从凤姐房里拿出来的冬大衣,一件是半旧大红猩猩毡的,一件是半旧大红羽纱的。再再可见这等世家大族绝非喜新厌旧,一味追求珠光宝气、富丽堂皇,落入暴发新荣的浮夸炫耀。

礼法

公侯富贵之家最重要的乃是“礼法”“规矩”,因此小说中屡屡指示“大家规范”“大族规矩”“大家风范”“大人家规矩礼法”“大家势派”“大家气派”“大家规模”“大家风俗”“世家风调”“侯门风俗”“礼法井井”,而以贾宝玉为叙事中心的《红楼梦》乃笔笔“写尽大家”,小说中即使写到较轻松娱乐的家常时刻,仍然是“看他任意鄙俚诙谐之中,必有一个礼字还清,足是大家形景”,这才是真正的贵族生活。举几个一般读者容易忽略的情节为例,第十九回宝玉偶然撞破茗烟与卍儿私会之丑事后,建议茗烟“咱们竟找你花大姐姐去,瞧他在家作什么呢”,脂砚斋挑明道:

妙。宝玉心中早安了这着,但恐茗烟不肯引去耳。恰遇茗烟私行淫媾,为宝玉所协,故以城外引以悦其心,宝玉始悦,出往花家去。非茗烟适有罪所协,万不敢如此私引出外。别家子弟尚不敢私出,况宝玉哉,况茗烟哉。文字笋楔,细极。

这种大家子弟“不敢私出”的严谨家规,随后也体现在袭人乍见两人时的惊慌失措与痛骂茗烟上,脂批点出宝玉得以突破家规的关键就在于恰好获得茗烟的把柄,正是深谙个中门风之言。

因此另一方面,脂砚斋也对非世家之缺乏礼法,不断透过对照严词批评道:

·余最恨无调教之家,任其子侄肆行哺啜,观此则知大家风范。(第八回眉批)

·所谓诗书世家,守礼如此。偏是暴发,骄妄自大。(第十八回批语)

·非世家公子,断写不及此。想近时之家,纵其儿女哭笑索饮,长者反以为乐,其礼不法何如是耶?(第二十二回批语)

·近之暴发专讲理法,竟不知礼法,此似无礼,而礼法并井。所谓“整瓶不动半瓶摇”,又曰“习惯成自然”,真不谬也。(第三十八回批语)

在此等贵族世家的礼法观念之下,对于书中人物言行举止的阐释与褒贬评价,便与现代以平等、自由为基础的个人主义式观点迥然不同。以人物的个性特质而言,对贾政、王夫人、薛宝钗、袭人这类现代读者容易视之为压抑个性(包括对自己与对他人)的反派人物,脂砚斋都给予十分正面的评价。

《红楼梦》原文也对王夫人的性格有过直接描述:“王夫人原是天真烂漫之人,喜怒出于心臆,不比那些饰词掩意之人……”

(第七十四回)

“天真烂漫”当然不是指少女的“天真烂漫”,而是“藏不住心事”的意思。这一点从金钏儿的事情上就可以看出:

红楼梦

……宝玉上来便拉着手,悄悄的笑道:“我明日和太太讨你,咱们在一处罢。”金钏儿不答。宝玉又道:“不然,等太太醒了我就讨。”金钏儿睁开眼,将宝玉一推,笑道:“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连这句话语难道也不明白?我倒告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去罢,我只守着你”只见王夫人翻身起来,照金钏儿脸上就打了个嘴巴子,指着骂道:“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宝玉见王夫人起来,早一溜烟去了。

  这里金钏儿半边脸火热,一声不敢言语。登时众丫头听见王夫人醒了,都忙进来。王夫人便叫玉钏儿:“把你妈叫来,带出你姐姐去。”

——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若是王夫人真是那种心思深沉、会暗地给人使绊子的人,她完全没必要当场翻脸,以至把金钏儿的事情闹到如此之大。

所以,如果我们从世家大族当家主母的角度,再看王夫人对刚入贾府的林黛玉的态度,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阴谋论了。

黛玉初来乍到,依礼分别拜见舅母时,到了王夫人房中,“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可见黛玉谨守晚辈的分寸,只敢坐在低一等的椅子上,而王夫人则打破尊卑,再四让她与自己平起平坐,这显然是顺着贾母的心意给予非凡的特权,且隐隐然是一种建立母女关系的示意。

从第二十五回王夫人也让庶子贾环在其炕上同坐抄写佛经,接着宝玉一放学进门便滚入王夫人怀里,可见座位的亲近一体是亲子之情的具体化,而王夫人一开始便是以女儿看待黛玉。

到了后来,点点滴滴的描述之间都不断闪耀出这一类的母爱光芒。

例如第二十八回有一段有趣的情节,大意是说众人闲谈中提到药丸,宝玉说他有一帖奇特的药方,需花费三百六十两银子,并且用到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十参、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之类罕见的奇特药材,最令人瞠目结舌的主药材竟然是古坟里的珍珠活人戴过的勉强可以替代。

宝玉还说这副怪异的药方给过薛蟠。由于药材太过令人匪夷所思,药价也太过高昂,宝钗因为不曾听闻哥哥薛蟠的这件事,而不敢当场替宝玉作证,于是宝玉就被众人视为撒谎,还被林黛玉用手指在脸上画着羞他。幸好凤姐出面证实确有此事,为宝玉洗刷了冤屈。

此时宝玉冤情昭雪,就向黛玉说道:“你听见了没有,难道二姐姐也跟着我撒谎不成?”然而他验望着黛玉说,却拿眼睛瞟着宝钗,黛玉就变成了替罪羊。于是黛玉便拉王夫人道:“舅母听听,宝姐姐不替他圆谎,他支吾着我。王夫人也道:“宝玉很会欺负你妹妹。”

这就很明显地是站在林黛玉这边的,因为实际上大家都看得出来,在宝、黛的互动关系里,情况不但不是“宝玉很会欺负你妹妹”,而是恰恰相反,如同紫鹃所说的:“我看他素日在姑娘身上就好,皆因姑娘小性儿,常要歪派他才这么样。”(第三十回)如此说来,王夫人便等于是偏袒黛玉了。

-版权信息-

编辑:luqiuxia

本文观点资料来自

《大观红楼:欧丽娟讲红楼梦》

图片来自网络

长按图中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zihechea.com/zhcgx/1391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紫河车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