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是中药的传统剂型之一,是中医调整机体功能、治疗慢性疾病的一种颇具特色的进补方案。膏方有良好的滋补功效,能起到营养脏腑、增强体能、促进健康、抗衰延寿等多种功能。冬季是封藏的季节,是补充和收藏营养精华的大好时机,冬令养精蓄锐,使肾精充沛,第二年体质就能增强。中医膏方以补虚为主或扶正祛邪为目的,治病和防病相结合,扶正和祛邪相结合,调理和滋补相结合,广泛性和针对性相结合,通过医生望、闻、问、切的详细辨证分析后,配一料有针对性的膏方,服用一个冬天,可以起到为身体“加油”、“充电”的作用,为来年身体的强壮打下基础,所以冬令膏方广受欢迎。
凡是长期患有慢性疾病,失眠、神经衰弱、慢性腰痛、骨质疏松症、月经不调、性功能低下、习惯性流产、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各种手术后气血未复、产后或大病后气血不足、孕前调理、产后体虚调理、卵巢功能早衰等等,都可以根据个人体质、病情不同,针对性的处方用药,熬膏服用。现举验案如下:
病案一:不孕症(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祝某35岁初诊:-09-02
病例摘要:未采取避孕措施2年未孕。患者结婚7年,开始夫妇忙于工作而避孕五年,近两年事业有成,计划妊娠然而一直未能受孕。初潮15岁,5~7天/25~30天,量正常。今年以来月经周期缩短,25天左右一潮,且经量减少,色暗,未见瘀块,月经中期无明显透明锦丝样带下,就诊时适值经后期,伴见面容憔悴,腰酸乏力,心烦,少寐,舌质偏红,苔薄黄,脉细弦。
妇科检查:子宫大小正常,活动,双侧附件未触及异常。
血清基础性激素:E2:23,FSH:16,LH:8。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基础体温无典型双向曲线。
B超监测卵泡发育不良,虽有排卵但不能受精成孕。
根据中医辨证,当属于肾阴不足,精血亏虚,虚热内郁,胞宫失养。治疗当以经后期滋阴补肾,养血育精,奠定基础为主,方拟二至地黄汤为基础方,结合经间期活血促排、经前期补肾助阳、经期调畅气血随证加减,连续调经两个月,周期、经量趋于正常。时值深秋入冬之际,继以膏方缓补调摄助孕。拟方二至地黄、八珍汤和柏子仁丸等为主加减组合。
次年早春,患者复诊,告知已停经58天,测尿妊娠试验阳性,B超已见孕囊,并有胚芽、胎心。提示宫内早孕。不胜欣喜,随访至孕10周,十月后顺产一子。
专家按语:由于现代女性工作压力较大,婚后忙于事业,准备怀孕时已错过最佳生育年龄,所以此类原因的不孕症发病率升高。该患者年逾30,卵巢储备功能已经下降,肾阴癸水不足,再加上两年未孕,心中尤急,又导致心肝气郁化火,所以月经先期、量少;心烦少寐。此方二至、地黄、枸杞、山萸肉,滋肾养阴,佐以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紫河车诸味血肉有情之品,填补精血,促其精卵发育成熟,四物汤合柏子养心丸养血活血,宁心安神,以利气血流动,排卵顺畅,肉苁蓉、巴戟天、仙灵脾、川断、怀牛膝补肾助阳、暖宫育精,保持排卵后黄体功能之稳定;参、术补脾益气,加之木香、枳壳、焦山楂理气助运之品,使之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无碍胃之弊,利于消化吸收。诸药并用,使阴阳平衡而肾气强盛,气血条达而冲任流畅,方应其证,效如桴鼓。《纲目》记载蜂蜜甘润,可和营卫、润脏腑,通三焦,调脾胃,故以蜂蜜收膏即可矫味又可调和诸药。
病案二、更年期综合征
董某某47岁初诊:-12-12
病例摘要:月经紊乱伴烘热汗出1年。患者近1年月经紊乱,周期1~3月不等,量明显减少,伴有烘热汗出、烦躁、失眠,记忆力衰退,腰腿酸软。舌质红,苔黄腻,脉细略数,左手尺脉尤甚。
血清性激素:检查结果符合围绝经期改变。
根据中医辨证,当属肾虚偏阴,精血不足,心火偏亢,心肾不交。治疗当以滋肾养阴,以水制火,交通心肾。同时注意兼顾健脾养胃,调理气血。由于病程日久,治疗实为不易,非数日即可收功,当徐徐图之,予膏方调治。拟方益坤饮合左归丸为主加减。膏方前先予“开路方”7付口服。
次年4月,患者复诊,告知月经已按月来潮3次,量正常,主症均缓解,观其气色、精神大为改善,复查血性激素提示:雌激素水平较前升高,促性腺素有所下调。嘱其继续中药巩固疗效,以延缓卵巢功能的衰退,健康度过更年期。
专家按语:由于女性一生以血为用,经、孕、产、乳数伤于血,故常处于阴血不足的状态,更年期妇女年过四旬,卵巢功能衰退,天癸渐竭,“阴气自半”,肾阴亏虚,阴不制阳,虚火内生,甚者阴损及阳,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该患者年近七七之季,肾阴渐亏,冲任失养,故经水渐少或停闭不行,阴虚不能涵养心肝,心肾水火失交,心火偏亢扰神,而见失眠、烦躁,心在液为汗,而见烘热汗出,肾主脑生髓,腰为肾之府,肾阴亏虚,失其所养,故记忆力衰退,腰腿酸软。该患者肾阴不足于下,心火亢于上,治以清心为要,同时滋肾养阴,标本兼顾。方中地黄滋阴填精,枸杞子、白芍、山萸肉滋肾养肝,当归补血,山药补脾益肾,加入阿胶、龟板胶、紫河车血肉有情之品,填补精血,血海充盈,续断、菟丝子、肉苁蓉补阳益阴,强腰膝,钩藤、合欢皮、黄连、莲子心、夜交藤、紫贝齿、酸枣仁、郁金清心肝之郁火,镇静安神,五味子、浮小麦敛汗,佐以茯苓、太子参、黄芪、陈皮补气健脾助运,使后天气血生化有源,同时防膏方之滋腻,丹皮参、、红花、制香附调理冲任气血。诸药合用,阴阳平衡,气血条达,冲任流畅,更年期诸证缓解,月经如期而至,疗效明显。
病案三、月经过少(宫腔粘连)
彭某38岁初诊:-04-20
病例摘要:人流术后月经量少2年。患者既往月经规则,5/30日,量中,色红,无痛经。2年前行人流术,术后始经水渐少,经量少于以往一半,色暗,夹小血块,经行3天即净,平素腰酸乏力。就诊时经净第3天。舌暗红有紫气,苔薄黄,脉细弦。
外院查血清基础性激素水平正常。
4月20日本院行宫腔镜探查术,确诊为“宫腔粘连”,术中予粘连分离术。
根据中医辨证,当属于肾精亏虚,阴血不足,瘀血阻滞,冲任胞宫失养。治疗当以补肾化瘀,调理冲任,自拟补肾化瘀方。药用:川牛膝、紫丹参、桃仁、红花、炙鳖甲、菟丝子、山药、紫河车、生苡仁、蒲公英、柴胡、制香附。同时结合补佳乐2mg1/日+克龄蒙1片1/日行激素周疗。经治3个周期后患者经量增多不显。于8月份再次行宫腔镜检查,提示轻度粘连,予再次分离粘连,术后加大激素剂量,补佳乐3mg2/日+克龄蒙1片1/日,继续口服补肾化瘀中药治疗3周期,经量较前增多,腰酸乏力明显缓解。时值深秋入冬之际,患者诉有生育要求,予中药膏方缓补调摄助孕。舌淡红有紫气,苔薄白,脉细弦。患者肾虚血瘀,冲任失养,胞脉难以聚精成孕,治以补肾化瘀,益气养血,调理冲任,拟方补肾化瘀方、归芍地黄汤及八珍汤为主加减。
2月后患者复诊,诉带下、经量均较前增多,腰酸乏力不显。今年7月患者因经水逾期未至自测尿TT阳性发现怀孕,不胜欣喜。考虑“宫腔粘连”病史,宫腔内环境不佳,不利于种子育胎,遂收住我科予保胎治疗。现患者已孕2月余,B超示胚胎发育良好。
专家按语:随着婚前性生活人数的不断增加,人流术后宫腔粘连所致月经过少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人流术扰乱了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生理,损伤冲任、胞宫,耗伤肾之元气精血,致肾精亏虚,同时吸刮器械直接损伤胞宫、络脉,离经之血留而作瘀,阻滞冲任胞宫,形成瘀血。“经水出诸肾”,肾精亏损必然导致月经量少。该患者人流两次后月经量少,色暗,夹小血块,平素腰酸乏力,诸系肾虚血瘀,冲任不畅之征,治以补肾化瘀调冲。方中熟地、白芍、山药、山萸肉、制首乌、制黄精多为质厚味浓之药,加入紫河车、鳖甲、阿胶血肉有情之品,以填精养血,滋补肝肾,菟丝子平补肾阴肾阳,续断补阳壮腰骨,阴阳互根互用,黄芪、太子参、炒白术、茯苓健脾益气,通过调补脾肝肾三脏及益气养血使肾精充足,血海充盈;桃仁、红花、苏木、川牛膝、皂刺以活血化瘀,鸡内金活血消积,制香附、郁金疏肝解郁,与陈皮、砂仁共用以理气行血,从而使气血流畅,瘀散络通,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患者经量增多、顺利受孕,疗效显著。
12月3号——12月31号进行义诊、免去挂号费,有需要的朋友们可以拨打客服电话--进行预约~
喜欢君和堂,那就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zihechea.com/zhcgx/14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