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胎的开放,好多高龄(40岁左右)女士,打算再要一个小宝宝,但一直无法如愿,很多人心急如焚。
半年前门诊来了一位女士,就诊不孕,查其老公各项检查正常。经西医周期疗法,半年未孕。上次月经第12天彩超示卵泡1.0cmx0.8cm,子宫内膜0.8cm。候其脉弦,尺脉沉。
问其月经情况,时有提前一周以上,或推后一周以上,前后不定,月经有块,色暗。经前乳房胀痛,小腹坠胀,腰膝酸痛,脾气急躁,婆媳关系紧张。舌淡红苔薄白。由此病例:
西医病名:1、不孕症;功能性子宫出血
中医病名:1、不孕症;月经先后无定期
证型:肝郁肾虚
治法:疏肝解郁,补肾填精
方药:逍遥散合左归丸加减
当归15g炒白芍15g柴胡10g炒香附10g
茯苓15g青皮10g枸杞子15g山茱萸15g
熟地15g山药15g郁金10g川芎15g
生甘草6g菟丝子15g紫河车10g
每日一剂水煎服,经期停服。
方义:柴胡、炒香附、青皮、郁金、川芎疏肝理气解郁;当归、枸杞子、山茱萸、熟地、炒白芍、菟丝子、紫河车,滋补肝肾,柔肝填精;茯苓、山药健脾,以资气血生化之源。甘草为使,调和诸药。全方疏肝补肾,使肝疏泄有度,肾有封藏,恢复正常月经周期。全方滋补肝肾,阳助阴生,气血有源,促进卵泡发育。
前后近4月余加减调理,半年后受孕,前来道喜。
此案例可以看出,治疗不孕应先调经,月经恢复正常,卵泡才能发育良好,子宫内膜厚度才能增长有度,适合受精卵着床。子宫内膜过薄(小于0.8cm),不适合受精卵着床,引起不孕。
在此我们来了解一下---月经先后无定期
月经先后无定期是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经行提前或推后一周以上,先后不定。又称“经乱”,“月经或前或后”。
病因病机是肝肾功能失常,冲任气血失调,血海蓄溢不循常度所致。分为:
1.肝郁:
疏泄太过→提前情志不遂→肝郁→疏泄失常→月经先后无定期→疏泄不及→推后
2.肾虚:
肾气(精)不足→肾失封藏→冲任紊乱→血海蓄溢失常→月经先后无定期
月经先后无定期分型
1.肝郁:
主证:经行时间先后不定,或前或后,经量或多或少,色暗有块,伴情绪抑郁,乳房胀痛,脘闷不舒,喜叹息,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治法:疏肝解郁,和血调经。
方药:逍遥散加减。
加减:肝郁化热,经血量多,口苦咽干,加丹皮、栀子。
2.肾虚:
主症:经行或先或后,量少色淡清晰。伴面色晦暗,头晕耳鸣,腰骶酸痛,小腹空坠,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治法:补肾益气,固冲调经。
方药:固阴煎加减。
加减:若经血量多加旱莲草、金樱子;腰痛如折,加川断、桑寄生。若证见肝郁肾虚,治宜疏肝补肾、养血调经,方用定经汤。
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的中成药
1.六味地黄丸(或胶囊):
功效:滋阴补肾;用于肾虚偏阴者。
用法:每日2次,每次5克(或4粒胶囊),吞服。
2.乌鸡丸:
功效: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肝肾两虚者。
用法: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
3.左归丸:
功效:壮水之主,培左肾之元阴;用于肾虚者,偏肾阴虚。
用法: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
4.右归丸:
功效:温补肾阳,填精止遗;用于肾虚者,偏肾阳虚,有怕冷畏寒等症状。
用法: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
5.逍遥丸:
功效: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郁者。
用法:每日2次,每次5克,吞服。
如兼肾虚者,可与乌鸡丸或六味地黄丸等同服,剂量为各3克。
预后和预防
月经先后无定期,多有肝郁气机疏泄失常,或肾虚封藏施泻失职。若不重视心理调护,经常生气或精神刺激,尤其在经期,可以转化为闭经或崩漏,育龄期女士会引起不孕症。及时调治,多可治愈。
保持心情舒畅,别有工作生活压力,避免精神刺激,别穿露腰衣服,经期避免寒凉,多有所缓解。
链接
1.搬走“绊脚石”,让每个乡村医生都积极考证
2.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即将过半,乡村医生证面临“淘汰”
3.换证在即,警惕“假村医”骗补助
4.大学生村医成香饽饽,别忘了在岗村医
5.村医随访被杀,谁来给这个最危险的职业一个保障?
6.乡村医生因随访倒在了精神病患者的刀下,痛心!
7.乡村医生执业再注册,几家欢乐几家愁
8.等了十年,终于全面取消纸质健康档案啦!
9.八个字四条路,解决乡村医生转型问题
10.乡村医生呐喊:不想再做表“哥”表“嫂”啦
喜欢我,就点一下“在看”
原创授权服务请联系--或者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