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常常会遇到一种特别的飞虫。指甲般大小,略呈六角状扁椭圆形身体,深褐色的背部翅膀上有斑斑点点的花纹,看起来不丑,也没有毒刺之类的威胁。可你若胆敢抓它,保证让你永生难忘。只要手接触过它的身体,一股怪异的臭味久久不能散去,哪怕洗几遍手,依然有淡淡的臭味挥之不去。因此,人们都叫它“臭大姐”。就是这人人避之不及的臭大姐,却有一个雅致的名字,叫“九香虫”。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之后很是诧异,为什么这么臭的虫子会叫“九香虫”?哪里会有香气?
请教过度娘,九香虫为兜蝽科九香虫属下的一个种,学名叫瓜黑蝽。至于“九香虫”之名,是因九香虫含有九香虫油,一经炒熟之后,便成为一种香美可口、祛病延年的药用美食,因此赢得了“九香虫”的美称。对此我不敢苟同,也不敢轻易尝试这样的“美食”。只得另辟蹊径,去寻找“九香虫”之名的来历。
再次输入“九香虫”,浏览器展现出一条条关于九香虫的信息,大多以中药名归类。原来这臭大姐也是一味中药,用于治疗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有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的功效,只是以“九香虫”之名入药。看到此时豁然开朗,中药诸多药名都是很雅致的。如五灵脂、白丁香、仙人衣、夜明砂、五谷虫、紫河车等等,原本是大便之类让人避之不及的丢弃之物,进入中药之列,被那些文人冠以雅名,更容易让病人接受。
若从这个角度想来,龙涎香与九香虫倒有异曲同工之妙。
龙涎香是大型海洋生物抹香鲸肠道内一种分泌的物质,有一股强烈的腥臭味,但干燥后却能发出持久的香气,点燃时更是香味四溢,比麝香还香。莫非九香虫也是如此?
有不喜欢香菜味的人觉得香菜味和臭大姐的味道相似,深以为然。香菜长到主茎高挺,开花结籽时,香菜的香味变成浓重怪异的臭味,与臭大姐味道极淡时相似。看来,香到极致便是臭。这种思维符合中国传统辩证思维,阴消阳长,数穷则尽,盛满则衰。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九是极数,是阳数的极数,即单数最大的数,统治国家的帝王称“九五之尊”,以示其为国家最大领导者。如此看来,九香虫用“九”之数代表香到极致,合情合理。
这让我联想到餐桌上常见的两种食材,一是臭豆腐,一是卤香。“卤香”其实就是虾酱,用小鱼小虾做成的酱,带着死鱼烂虾的浓浓腥臭味,做菜时少量使用,菜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正如臭豆腐,闻着臭,吃起来停不下来一样。
所以,香到极致便是臭,臭到极致,也便可以称为“香”了。“九香虫”之名,以香喻臭,处处透着古代文人的骄傲与矜持,从另一角度也透出中华文化底蕴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