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芒种时间
6月5日18时51分57秒
农历四月廿五
星期六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
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随着五月脚步的远去
六月的热烈登场
热情似火的仲夏时节正式来临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
“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简而言之芒种即是
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一收一种间
已道尽芒种的节气内涵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芒种日晴热,夏天多大水
水量充沛温度日高
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
芒种时节时风时雨
长江中下游地区
将进入连绵多雨的黄梅时节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
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华北地区收麦种豆不让响
长江流域栽秧割麦两头忙
全国大地也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芒种芒种,收获幸福
再种下希望
芒种到夏至这半个月是秋熟作物
播种、移栽、苗期管理
夏收、夏种、夏培的“三夏”大忙高潮
冬天播种的小麦亟待丰收
春天播种的棉花等待灌溉
夏玉米和大豆也到了播种的时候
真是五月人倍忙
六月无闲光
一“收”一“种”
道出了芒种的节气内涵
也道出了人生的真谛
人生大事,不过种和收
有种,才有收;种好,才能收好
芒种三候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天道有序,万物有时每一个节气都有自己的风景芒种,也有色彩分明的三候每一候都在诉说着仲夏梦长
\一候螳螂生
夏日流萤篱笆上,幽草舞螳螂
芒种一到
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下的卵
因感受到阴气初生
新生的小螳螂破壳而出
螳螂捕蝉,夏天蝉来了
又怎么能少了螳螂
\二候鹏始鸣
东飞伯劳西飞燕,牵牛织女时相见
自上古以来
伯赵是掌管历法司正的属官
"伯赵"是伯劳
夏至鸣,冬至止
芒种之后,喜阴的伯劳鸟
独立枝头感阴而鸣
\三候反舌无声
鸟如其名,与乌鸦同类
本是能随时模仿
并发出其他鸟叫声音的它
也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
而停止了鸣叫
绿树晚凉鸠语闹
画梁昼寂燕归迟
树荫底下凉风习习,鸟声啁啾
白墙黛瓦的横梁上一片寂静
燕子它还未倦飞而返
到了这个时节,夏季即将转入
景色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而民间的一些芒种习俗
更为这个节气增添了几分热闹色彩
芒种·习俗
\送花神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
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
转眼芒种已近(农历)五月间
繁华落尽,百花凋残
芒种日举饯送花神归位
是一场花离枝头的缱绻别离
盼望着来年春天与花神再相会
\安苗
芒种时节,种完秧苗
为祈求秋天丰收
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
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
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
作为祭祀供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
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煮梅
每年五六月江南多雨
梅子由青转黄
便是梅子成熟的季节
那年青梅煮酒论英雄
而今夏日炎炎,微风燥
一颗凡心两只拙手三杯梅酒
摒除烦忧消夏避酷暑
芒种·养生
\提防热伤风
夏天易患感冒,中医称为“热伤风”,流涕、鼻塞、打喷嚏,有时还会发热、头痛等,严重者出现呕吐、腹泻症状。
在饮食上可饮绿豆汤、金银花露、菊花茶、芦根花以清热解暑。同时忌食油腻、黏滞、酸腥、麻辣食品,如糯米饭、油炸食品、海鱼、甜食。慎用补品,发热时不要吃人参及冬虫夏草、紫河车、鹿茸等温性补品,也不要吃羊肉、狗肉。
\冬病夏治
在冬季常发的病,在夏天必须注意与这些致病因素相关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如各类关节痛及肢体麻木等疾病的患者,在夏天最好不要穿短衣裤,不要洗冷水浴或游泳,禁睡地板以及在室外露宿,避免风寒湿气伏积于经络之中。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患者和虚寒性胃痛患者等,除了注意以上事项外,在饮食上还要禁止过度食用冷饮。
\夜卧早起午睡养心
良好的睡眠习惯也是夏季养生需要坚持的重点,一不留神就会伤害身体的气机。
芒种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即要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大自然阳气充盛的特点,从而利于人体气血的运行。当然夏季阳光较烈,应避开太阳直射,并注意防暑。
夏天白昼较长,睡眠容易受到干扰,这时候适当的午睡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午睡时间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对于无条件午睡者,午间时分可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10~30分钟。
从子午流注的角度讲,午时,即上午11时至下午1时正是心经当令之时,心要养要静,“汗为心之液”,故午时运动流汗最易伤心。夏季在五行中也对应于心,因此夏季午睡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勤换衣衫时常洗澡
气温的升高会使我们排汗量增大,这时就要注意加以调整。
“芒种”过后,天气炎热,人易汗出,故衣衫要勤洗勤换。还应常洗澡,使皮肤疏松,“阳热”易于发泄,达到防暑降温的目的。
但要注意三点:
一是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因为汗出窍开,湿气侵淫汗孔,阻碍气道,卫气被郁,冲突皮肤,则易发痤疮或疖痱。
二是不要洗冷水澡。因为暑热天气人体毛孔大开,冷水会使毛孔闭塞,不利于散热。
三是老年人每天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每次不超过半小时。因为洗澡也会消耗体力,故老人需量力而行。
\喝水补盐增液减乏
身体的稳态离不开离子的平衡。
“芒种”时节,气候日渐炎热,人体排汗逐渐增多,汗液的大量分泌导致体内诸如钾、钠等电解质也随之流失。
如水分和电解质得不到及时补充,人们就会感觉倦怠疲劳、精神不振。
此时最适合饮用温热的白开水或淡盐水补充人体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不宜把冰冻果汁、冰糕等冷饮、冷食作为解暑降温的宝贝,其实这些冷饮易耗损阴液,损伤脾胃,消暑解热还是以温白开水或常温下的果汁为宜。
酸味能敛汗、止泻、生津,一些酸味的水果可祛暑益气、生津止渴,故适当饮用酸梅汤、山楂汁、柠檬水等能预防流汗过多所致的耗气伤阴。
ShnnkaiVihara
往
期
回
顾▽▽五运六气
脉学
针灸
振荡中医经方
腹诊
儿推
艾灸
节气获取干货合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zihechea.com/zhcyl/14838.html